威海市小學信息技術名家工作室舉行“讓編程教學走向深度學習”教學研討活動 | |||||||||
|
|||||||||
為促進名家工作室成員的成長,充分發揮名師的引領、輻射作用,促進校際的相互交流和協作發展,6月25日上午,威海市小學信息技術名家工作室在文登區文峰小學開展專題教學研討活動,并通過空中課堂進行線上直播。各區市教研員、教學能手、名師、骨干教師以及名家工作室成員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以為研究主題,工作室成員呈現了三節展示課例和三場經驗交流,并與參會教師共同進行了評課議課。課例《神奇的智能畫筆》,通過引導學生“猜想—討論—實踐—驗證”的問題化學習模式,啟發學生思考,體會推理過程,探尋歸納規律,培養計算思維。課例《小垃圾大考驗》,利用流程圖梳理編程思路,并將學習拓展到人工智能編程領域,激發學生學習編程的熱情。課例《智能交通》,在完成教材知識點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現代智慧交通的發展方向,學生們拓展了視野,提高了信息意識。評課研課交流中,講課教師分別進行了說課自評,先進的理念和教學設計讓與會教師獲益匪淺,與會教師針對編程教學情景創設、計算思維培養、實現深度學習、課堂評價量規設計等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研討。 評課結束后,工作室分別就《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評價量規的設計與思考》、《問題化學習理念在信息技術課堂的實踐與思考》、《小學編程校本課實踐與研究》為主題進行了經驗交流。 市教科院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遇鐵齡對活動進行了總結,從計算思維的實施、深度學習的策略、編程教學的評價量規設計等方面對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員的課堂教學進行指導,同時勉勵青年教師要敢于挑戰自己,創新課堂教學的方式和方法,讓編程教學走向深度學習。 本次活動緊扣深度學習和問題化學習的專題教學,集結名師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討讓編程教學走向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明晰了下一步小學信息技術深度學習課題研究的方向、思路與策略,為今后我市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 |||||||||